母婴传播的乙肝病毒主要通过分娩时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感染,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慢性携带者。预防措施包括新生儿疫苗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母亲孕期抗病毒治疗、定期肝功能监测。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并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免疫,可有效阻断90%以上母婴传播风险。建议家长严格遵循接种时间表。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中和游离病毒颗粒。家长需确保在产房内完成该操作。
孕晚期病毒载量高的孕妇需接受替诺福韦等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概率。治疗方案需由感染科医生根据肝功能及病毒量制定。
感染儿童应每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7月龄后可进行病毒DNA定量。家长需建立专属随访档案记录检测数据。
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物品,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