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的表现主要有口苦咽干、胁肋胀痛、小便黄赤、皮肤瘙痒等症状。
肝胆湿热导致胆汁上逆,患者晨起常感觉口苦,伴有咽喉干燥不适,舌苔黄腻。可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等中成药调理,日常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湿热蕴结肝胆经络,表现为右侧胁肋部闷胀或刺痛,情绪波动时加重。柴胡疏肝散、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同时需保持情绪舒畅。
湿热下注膀胱致使小便颜色深黄甚至发红,伴有排尿灼热感。八正合剂、三金片等药物有助于清热利湿,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
湿热外发于肌肤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抓挠后易出现红色疹斑。消风止痒颗粒配合外用炉甘石洗剂可改善症状,穿着宜选择纯棉透气材质。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食用绿豆、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