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手术时机通常根据出血量、部位及患者状态决定,关键时间窗为发病后6-72小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肿扩大风险、脑疝征兆、基础疾病控制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恶化速度。
发病6小时内适用于脑疝或大量出血患者,如基底节区出血超过30毫升,需紧急减压清除血肿,可配合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压。
发病72小时内适用于进行性加重的中型血肿,伴意识障碍加深时,可采用微创穿刺或开颅清除术,术后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出血稳定后2-4周适用于脑干等关键部位出血,待水肿消退后处理残余血肿,术前需评估脑血管造影结果排除血管畸形。
小脑幕上出血量小于10毫升且无神经缺损症状时,优先药物控制血压,使用氨甲环酸止血,并动态复查头颅CT。
术后需严格卧床2-4周,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康复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肢体被动活动,定期随访脑血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