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可通过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蚊子叮咬通常由蚊虫唾液蛋白过敏反应、搔抓继发感染、个体敏感性差异、环境蚊虫密度高等原因引起。
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10分钟,低温可收缩血管缓解红肿痒感,每日重复进行3-4次,避免皮肤冻伤。
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前两者缓解过敏反应,后者预防细菌感染,均需遵医嘱使用。
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二代抗组胺药,需注意儿童需选用糖浆剂型并严格按体重给药。
叮咬处出现化脓时提示继发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关,表现为疼痛加剧和黄色分泌物,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
被叮咬后应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可降低叮咬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