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寒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发寒发热通常由感染、脱水、免疫反应、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避免酒精擦拭导致皮肤刺激。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冰袋冷敷腋下等大血管处。
发热时人体水分蒸发加快,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避免电解质紊乱。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可遵医嘱使用。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尿频心悸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食物,体温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