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腹泻后期发烧通常由继发细菌感染、电解质紊乱、病毒血症、肠道黏膜损伤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腹泻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引发细菌性肠炎或全身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头孢克肟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持续腹泻会造成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需通过静脉或口服补液纠正失衡,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必要时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轮状病毒侵入血液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反复高热伴寒战,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配合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治疗,严重时需住院观察。
病毒破坏肠上皮细胞导致内毒素吸收增加。需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流质饮食。
患儿出现发热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若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