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患者生存时间差异较大,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接近正常寿命,重症患者生存期主要受出血频率、并发症及治疗条件影响。
血友病A和B的严重程度与凝血因子活性相关,轻型患者因子活性超过5%可能仅在外伤后出血,重型患者因子活性不足1%会频繁自发性出血。
规律替代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预防性输注凝血因子能将年出血次数控制在3次以下,但抑制物产生会降低治疗效果。
关节反复出血导致残疾是主要致残因素,颅内出血死亡率超过30%,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输血相关并发症已随病毒筛查技术减少。
发达国家患者平均寿命已超过60岁,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儿童死亡率仍较高,家庭自我注射能力直接影响救治效果。
建议患者定期评估关节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建立出血应急预案,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