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过敏可通过冷敷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药膏、就医进行脱敏治疗等方式处理。山药过敏通常由山药黏液蛋白刺激、个人过敏体质、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既往过敏史等原因引起。
接触山药后皮肤发红瘙痒时,立即用冷水冲洗患处并冷敷,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生理性刺激引起的轻微过敏反应通常无须用药。
出现荨麻疹或全身瘙痒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症状。
局部皮肤肿胀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采用肾上腺素注射或特异性免疫治疗。反复过敏者应检测过敏原。
过敏期间避免再次接触山药,饮食宜清淡,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