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药物主要有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药物干扰凝血因子合成、抑制血小板功能、诱发抗体产生或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有关。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凝血异常,肝素可诱发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达比加群酯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
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氯吡格雷阻断ADP受体,替格瑞洛可逆性抑制P2Y12受体。用药期间需警惕出血倾向。
布洛芬、双氯芬酸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血小板聚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建议短期低剂量使用。
头孢哌酮、拉氧头孢等含N-甲基硫四唑侧链药物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用药期间应补充维生素K。
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应避免外伤,观察出血倾向,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