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疗后感染败血症存在致命风险,其严重程度与感染源控制、免疫功能状态、治疗及时性及并发症管理密切相关。
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易发生细菌、真菌或混合感染,未及时明确病原体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伏立康唑)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期)会显著增加败血症死亡率,需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升白细胞计数,必要时进行保护性隔离。
出现寒战高热等脓毒症征兆时,应在1小时内启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迟治疗每增加1小时死亡率上升约7%。
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主要死因,需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及ICU生命支持治疗。
患者需严格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口腔及导管部位清洁,饮食需经高温灭菌处理,出现发热超过38.3℃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