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发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耳道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外伤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耳道潮湿可通过棉签轻柔吸干水分,无须用药。
细菌性外耳道炎可能与挖耳损伤、污水入耳有关,表现为耳痛、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
真菌性外耳道炎常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伴随耳痒、鳞屑脱落。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
严重耳道狭窄或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需行耳道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术后需定期复查清理术腔。
治疗期间避免抓挠患耳,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