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多数属于良性病变,但部分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危险程度与息肉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相关。
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直径超过10毫米或绒毛状结构比例高的息肉癌变概率更高,需通过肠镜切除并定期复查。
炎性息肉通常与慢性肠道炎症相关,癌变风险较低,但可能伴随腹泻、黏液便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炎症。
增生性息肉常见于直肠远端,极少恶变,多数无须特殊处理,但直径较大时可能引起便血或排便不适。
遗传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具有100%癌变风险,需早期进行全结肠切除等预防性手术治疗。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观察或切除,日常保持高纤维饮食和规律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