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部分患者可自愈,但多数需干预治疗。自愈概率与症状类型、发病年龄、共患病等因素相关。
约50%患儿症状在1年内自行缓解,家长需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减少家庭压力刺激。
症状持续超过1年,自愈率显著降低,家长需配合行为疗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硫必利、阿立哌唑等药物控制症状。
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强迫症时自愈可能性更低,家长需定期评估患儿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神经发育筛查。
部分患儿在青春期后减轻,但仍有30%-40%持续至成年,家长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避免症状影响社会功能。
建议家长记录抽动频率和诱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物,症状加重时及时至儿童神经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