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通常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传染性高低与病灶是否开放、患者排菌状态有关。肠结核的传染性受病灶活动性、免疫状态、治疗情况、接触方式等因素影响。
活动期肠结核患者肠道溃疡面可能排出结核分枝杆菌,传染性较强;稳定期病灶纤维化后传染性显著降低。
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排菌量更大,传染期更长;健康人群接触后是否发病与自身抵抗力相关。
规范抗结核治疗2-3周后传染性明显下降,未治疗者可持续排菌数月,耐药结核患者传染期可能延长。
共用餐具、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播风险较高,日常社交接触传染概率较低,需做好餐具消毒与分餐。
确诊肠结核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家庭成员建议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与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