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敷贴、饮食调养等方法。肾衰竭在中医属“关格”“癃闭”范畴,多与脾肾阳虚、湿浊瘀阻等因素相关。
根据证型选用温阳利水方(如真武汤)或化瘀泄浊方(如大黄附子汤),需辨证使用黄芪、茯苓、大黄等药材,避免自行配伍。
选取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位,通过艾灸或电针刺激改善肾功能,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治疗数次。
将吴茱萸、川芎等药物研末敷贴涌泉穴,辅助缓解水肿症状,皮肤过敏者禁用,敷贴时间不超过数小时。
限制蛋白质摄入,选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搭配低盐低钾饮食方案,需结合血清肌酐水平调整食谱。
中医治疗需与现代医学监测结合,定期检查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含马兜铃酸等肾毒性药材,急性进展期建议优先接受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