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叮咬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症状发展通常分为早期皮肤反应、进展期感染征象及终末期并发症三个阶段。
蜱虫唾液中的致敏物质会导致叮咬处出现直径约1-2厘米的红色斑块,周围可能伴有水肿,通常持续3-5天自行消退。
约60%患者会出现明显刺痒感,抓挠可能引发继发感染。部分患者有针刺样疼痛,与蜱虫口器残留有关。
当病原体(如伯氏疏螺旋体)进入血液后,可能出现38℃以上发热,伴随全身倦怠感,提示可能发生莱姆病等蜱传疾病。
莱姆病特征性表现,叮咬后3-30天出现环形扩散的红斑,中心苍白,边缘隆起,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
发现蜱虫叮咬后应立即用镊子垂直拔出虫体,消毒后观察2周,出现发热或皮疹需及时就诊感染科,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速毒素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