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线后伤口凹陷可能由缝合技术、局部感染、瘢痕体质、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凹陷程度与组织修复能力密切相关。
缝合时张力过大或对合不齐可能导致真皮层缺损,拆线后皮下组织无法完全填充。建议选择可吸收线分层缝合,必要时使用皮肤减张器。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会破坏肉芽组织生长,导致胶原降解形成凹陷。表现为红肿渗液,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局部抗感染。
TGF-β1基因过度表达者易产生凹陷性瘢痕,常伴瘙痒硬结。早期可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配合硅酮凝胶抑制增生。
蛋白质缺乏会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维生素C不足导致胶原合成障碍。需补充乳清蛋白粉,增加鱼类、西蓝花等富含锌元素食物。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牵拉,凹陷超过3毫米或持续扩大时应及时至整形外科评估是否需要脂肪填充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