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是脑部基底节区小血管闭塞导致的微小梗死灶,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
长期高血压导致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壁增厚使管腔狭窄,最终形成直径小于15毫米的缺血性病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轻度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或构音障碍,症状通常较传统脑梗塞轻微。
头颅MRI检查可见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圆形病灶,直径多在3-15毫米之间,CT检查可能漏诊微小病灶。
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常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稳斑,必要时使用尼莫地平改善脑循环。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出现新发神经症状需及时复查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