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外耳道炎主要由外耳道潮湿环境、不当清洁、免疫力下降及耳部基础疾病等因素诱发,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局部护理、控制原发病等方式治疗。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频繁游泳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屏障受损,真菌易滋生。建议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
用棉签等工具过度清洁会损伤耳道皮肤,增加感染风险。应避免自行掏耳,必要时由医生专业清理。
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降低局部抵抗力。需控制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康唑、克霉唑等抗真菌药物。
慢性中耳炎或湿疹可能继发真菌感染,表现为耳痒、分泌物增多。可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与硼酸酒精溶液,同时治疗原发病。
日常避免耳道进水,出现持续耳闷、瘙痒时及时就诊,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保持耳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