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血常规表现主要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这些指标变化与脾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
肝硬化导致脾功能亢进时,血小板破坏增多,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常低于正常值。需监测出血风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脾脏对白细胞的过度扣押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合并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严重者需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导致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需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严重贫血需输血治疗。
合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能伴随核左移现象。需进行病原学检查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异常指标时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