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血可能由外伤、耳道炎症、鼓膜穿孔、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1. 外伤:
掏耳过度或外力撞击导致耳道皮肤破损出血,需停止掏耳并保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2. 耳道炎症:
外耳道炎或湿疹引发瘙痒抓挠出血,伴有红肿疼痛,可用氯霉素滴耳液配合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
3. 鼓膜穿孔:
气压骤变或感染导致鼓膜破裂出血,伴随听力下降,需避免进水并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4. 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侵蚀血管引发出血,伴随耳痛发热,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并配合苯酚甘油滴耳。
避免自行处理出血耳道,及时清理血痂后保持干燥,急性出血期间禁止游泳或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