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主要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黏液血便等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可自行回纳、中期需手动复位、晚期嵌顿坏死三个阶段。
排便时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外,早期呈淡红色圆锥形,便后可自行缩回,随病情发展需用手托回,严重时咳嗽或站立即脱出。
因直肠反复脱垂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可能伴随排便不尽感、大便变细,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加重直肠脱垂程度。
直肠脱垂牵拉盆底神经会产生持续下坠感,久站或行走后加重,可能伴有肛门潮湿瘙痒等刺激症状。
脱垂黏膜摩擦破损会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和便血,严重时可能出现直肠溃疡或嵌顿坏死,需警惕感染风险。
日常应避免久蹲用力排便,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若脱出物无法回纳或出现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