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典型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突发高热是登革热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至39-40摄氏度,持续2-7天,可能伴随寒战、面部潮红等表现。
剧烈头痛多位于前额或眼眶后方,常伴有眼球转动痛,在发热初期即可出现,是登革热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全身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明显,以下肢和腰部为著,患者常描述为"碎骨样痛",活动时加重,此症状可持续数周。
病程第3-6天可出现充血性皮疹,先见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痒,皮疹通常持续3-4天。
登革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出现预警症状如持续呕吐、腹痛、黏膜出血等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帮助体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