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伤口护理、感染排查等方式处理。术后发热通常由手术应激反应、吸收热、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冰袋冷敷额头。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解热镇痛药。需排除感染性发热后方可使用退热药物。
检查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每日用碘伏消毒换药。伤口感染引起的发热需配合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持续高热需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CT等检查。肺部感染常见于全麻术后,表现为咳嗽咳痰伴发热。
术后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补充足够水分促进代谢,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