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受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药物辅助等方式缓解症状。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表现为水样腹泻伴低热,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沙门菌或大肠埃希菌感染可能导致黏液脓血便,需粪培养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盐酸小檗碱片等抗菌药物,同时配合口服补液。
暴饮暴食或进食变质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建议短期禁食后逐步过渡到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避免油腻及生冷食物。
腹部受冷导致肠蠕动亢进,可用热水袋热敷缓解痉挛,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高热需就医排除其他急腹症。
患病期间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症状加重或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模糊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