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一般建议优先选择母乳喂养,若无法母乳喂养时可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儿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粉需根据月龄选择一段奶粉,主要考虑因素有蛋白质比例、乳清蛋白与酪蛋白配比、是否添加益生菌、是否强化铁和维生素D、是否含有过敏原等。
一段婴儿配方奶粉的蛋白质含量需接近母乳水平,每100毫升奶液含1.2-1.5克蛋白质。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应调整为60:40,更易被婴儿消化吸收。部分特殊配方奶粉会采用水解蛋白技术降低过敏风险,适合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儿。
优质婴儿奶粉会优化乳清蛋白结构,添加α-乳白蛋白等母乳中特有的成分。部分品牌会添加核苷酸帮助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但需注意核苷酸含量不应超过5毫克/100千卡。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需要特殊高能量配方奶粉。
添加动物双歧杆菌Bb-12、乳双歧杆菌HN019等特定菌株的奶粉,有助于婴儿肠道菌群建立。益生菌奶粉开封后需注意密封保存,避免活菌失效。部分奶粉会同步添加益生元如低聚半乳糖,但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腹胀等不耐受反应。
配方奶粉需强化铁元素至4-8毫克/升,预防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含量应达到40-100IU/100千卡,促进钙吸收。早产儿奶粉的维生素D含量可能更高,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避免选择添加蔗糖、香兰素等调味剂的奶粉。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需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大豆配方奶粉可能交叉过敏,不建议作为首选替代。部分特殊医学用途奶粉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更换奶粉类型。
冲泡奶粉需使用70℃以上温水杀灭可能存在的阪崎肠杆菌,按说明书比例调配避免过浓或过稀。每次喂养后需清洁消毒奶瓶,开封奶粉应在一个月内用完。定期监测婴儿体重增长曲线,出现湿疹、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6个月后可根据情况逐步添加辅食,但配方奶仍是1岁内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