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裂口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机械性刺激、干燥性唇炎等因素有关。嘴角裂口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脱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渗液或结痂。建议保持局部清洁,避免舔舐,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
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维生素B2摄入不足可能引发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嘴角对称性糜烂。日常可增加动物肝脏、鸡蛋、乳制品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若确诊为营养缺乏,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2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药物,同时需改善挑食习惯。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特征为灰白色伪膜覆盖伴周围红斑。需避免共用毛巾,保持口腔卫生。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红霉素软膏。
接触牙膏、口红等过敏原可能导致接触性口角炎,表现为突发性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可疑产品,用清水清洁患处。急性期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过敏需口服氯雷他定片。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
假牙摩擦、频繁舔唇等物理刺激会造成口角机械性损伤。应修正不合适的义齿,纠正舔唇习惯。局部可涂抹医用凡士林保护创面,继发感染时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长期不愈的创伤性裂口需排查潜在全身性疾病。
气候干燥或脱水可能导致唇部屏障功能受损,出现纵行裂口伴脱皮。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外出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唇膏。慢性患者可夜间厚涂尿素维E乳膏,避免使用含酚类刺激性护肤品。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周皮肤湿润,冬季使用加湿器调节环境湿度。饮食避免过烫、辛辣食物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水果。若裂口持续两周未愈、伴随出血或全身症状,需及时到皮肤科或口腔黏膜科就诊,排除贫血、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监督其不要撕扯痂皮,必要时可佩戴防护性唇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