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里面长痘痘可能与毛囊炎、鼻前庭炎、皮脂腺囊肿、鼻疖、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细菌感染、皮脂分泌过多、局部刺激、过敏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脓疱或瘙痒等症状。建议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抠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鼻腔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挖鼻或拔鼻毛后。局部表现为红色丘疹伴压痛,可能发展为脓疱。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者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日常应避免摩擦鼻腔,保持手部清洁。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多因感冒擤鼻过度或接触污染物导致。典型症状为鼻翼红肿、灼热感,可能伴随表皮糜烂。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局部涂抹,配合生理盐水冲洗。患者需戒除挖鼻习惯,佩戴口罩减少刺激。
鼻部皮脂腺导管阻塞可形成囊肿,表现为皮下硬结伴压痛。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化脓。较小囊肿可观察,感染期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外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反复发作或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术后注意避免挤压创面。
鼻疖是鼻尖或鼻前庭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于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初期为硬结伴跳痛,后期形成黄色脓头。严禁挤压以防颅内感染,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配合鱼石脂软膏外敷。发热者应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同时控制血糖水平。
过敏反应可导致鼻黏膜水肿和局部丘疹,常伴打喷嚏、清水样涕。需明确过敏原后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急性期可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建议定期清洗鼻腔,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性海水鼻喷护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维生素A、C丰富的胡萝卜、西蓝花等蔬菜水果。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若痘痘反复发作、伴随发热或视力改变,应立即至耳鼻喉科就诊,排除真菌感染或鼻腔肿瘤等严重疾病。未经医生指导切勿自行挑破或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