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堵塞可能由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血管炎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抗炎治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饮水不足或高脂饮食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建议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并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病会造成血管内膜损伤,需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和空腹血糖在6.0mmol/L以下,可配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普罗布考片等调脂药物。
可能与凝血功能异常或长期卧床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绀或疼痛,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重组链激酶、阿替普酶注射液等溶栓药物,同时进行下肢气压治疗。
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或感染有关,通常伴随发热和皮疹症状,需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严重时需进行血浆置换。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出现肢体麻木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