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胸痛、心悸、乏力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轻度心肌炎患者可能仅出现短暂胸闷或疲劳,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症状较为常见,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这类患者通过限制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保守治疗,多数在2-4周内逐渐恢复。部分患者需短期使用辅酶Q10片或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辅助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属于危急重症,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患者可能在数小时内出现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这类患者需要立即住院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必要时需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较高,存活患者也可能遗留扩张型心肌病等后遗症。长期随访显示,约两成重症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心肌炎,需持续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心肌炎患者应严格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等,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出现持续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如步行或游泳,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分钟以内为宜。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心肌修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需绝对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