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酸痛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拉伸、调整运动强度、补充电解质、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小腿酸痛通常由肌肉劳损、乳酸堆积、电解质失衡、静脉回流障碍、腰椎病变等原因引起。
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用40-45℃热毛巾敷于酸痛部位10-15分钟,配合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腓肠肌。若运动后24小时内出现酸痛,应先冷敷再热敷。静脉曲张患者禁用高温热敷。
针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进行静态拉伸,单腿前弓步保持30秒,重复3组。瑜伽下犬式可同步拉伸小腿后侧肌群。拉伸时避免弹振式动作,骨质疏松患者需控制拉伸幅度。
运动新手应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初期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跑步时注意落地姿势,避免足跟先着地。运动后及时进行10分钟慢走等整理活动,帮助代谢乳酸。
大量出汗后需补充含钠、钾、镁的电解质溶液,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香蕉、紫菜等食物富含钾元素,乳制品能提供钙镁。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钾摄入量。
严重酸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或口服洛索洛芬钠片。静脉功能不全者可服用地奥司明片,神经性疼痛可用甲钴胺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期间禁止饮酒。
日常应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时活动下肢5分钟。睡眠时垫高小腿促进静脉回流。选择鞋跟2-3厘米的软底鞋,运动前充分热身。若持续酸痛超过1周伴肿胀发热,需排查深静脉血栓或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小腿酸痛时须优先监测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