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蜂蛰了通常可以自然好转,但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感染需及时就医。马蜂蛰伤后局部红肿、疼痛属于常见反应,多数情况下1-3天可自行缓解。
马蜂毒液含有组胺、磷脂酶等物质,会刺激皮肤和免疫系统产生局部炎症。轻微蛰伤表现为蛰刺部位发红、肿胀、灼热感,范围多局限在直径5厘米内,疼痛感在24小时内逐渐减轻。此时可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冷敷缓解肿胀,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直径超过10厘米的大面积红肿或持续48小时以上的剧烈疼痛,这与个体对毒液的敏感度有关,但仍属于机体正常防御反应。
约3%-5%的人群会对蜂毒产生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为蛰伤后10分钟内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这种情况属于急性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反复被多只马蜂攻击可能导致毒液过量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甚至溶血反应。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伤口易继发细菌感染,若蛰伤处出现化脓、淋巴结肿大或发热,提示需要抗生素治疗。
被蛰后应迅速移离蜂群,用银行卡等硬物横向刮除毒刺避免挤压毒囊,冰敷可延缓毒液扩散。观察6小时是否出现皮疹、胸闷等过敏征兆,既往有蜂毒过敏史者应携带肾上腺素笔。日常户外活动建议穿浅色致密衣物,避免使用花香浓郁的护肤品,遇到蜂群保持静止缓慢退离。若蛰伤部位在口腔或颈部,或出现全身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