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乙肝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肝纤维化进展,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等干扰素类药物。这些药物能长期抑制病毒DNA复制,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使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部分患者经长期规范治疗后,可能出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即临床治愈状态,但肝细胞内仍可能存在cccDNA,存在复发风险。对于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控制病毒活动,定期监测肝功能、HBV-DNA载量及肝脏超声等,预防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
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清淡饮食并控制高脂食物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接种甲肝疫苗以预防重叠感染。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乏力、黄疸或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