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损伤程度综合评估。若肝功能正常且病毒量低,通常无须立即治疗;若存在肝功能异常或肝纤维化迹象,则需抗病毒治疗。乙肝小三阳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肝功能持续正常且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低于检测下限时,属于免疫控制期,此时肝脏炎症轻微,发生肝硬化概率较低。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肝脏超声即可,无须药物干预。日常需避免饮酒、熬夜等伤肝行为,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体重。
当出现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两倍,或肝脏弹性检测提示明显纤维化时,提示免疫清除期启动,需启动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合并肝纤维化者需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纤维化药物。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及甲胎蛋白,40岁以上患者每年需进行肝脏超声和弹性检测。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胀或肝区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家庭成员应筛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