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避免过敏原、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按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免疫调节治疗、定期随访评估等。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运动诱发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明确并远离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是基础治疗。患儿卧室应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床罩,避免铺设地毯。对食物过敏者需严格忌口,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控制鼻部症状。家长需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
布地奈德混悬液、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是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需通过储雾罐辅助吸入,用药后漱口可减少口腔念珠菌感染风险。治疗期间家长需记录症状变化,不可擅自停药,通常需持续使用3-6个月后评估减量。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速效药物用于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发作时家长应保持患儿坐位,每20分钟可重复给药1次,若喘息未缓解需立即就医。此类药物不宜长期单独使用,过度依赖可能掩盖病情进展。
对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可考虑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生物制剂。该治疗需皮下注射,能阻断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减少急性发作频率。适用人群需经血清IgE检测和过敏原筛查确认,治疗期间需监测注射部位反应和过敏症状。
每1-3个月复查肺功能和哮喘控制测试,根据症状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学龄期儿童应建立哮喘行动计划,家长需与学校沟通应急处理流程。稳定期可逐步开展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寒冷刺激。
患儿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被动吸烟和空气污染暴露。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及富含欧米伽3的三文鱼,过敏体质者慎食海鲜。天气变化时注意颈部保暖,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家长需学习正确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记录哮喘日记有助于医生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