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炎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末梢神经炎通常由糖尿病、感染、中毒、免疫异常、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
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腺苷钴胺片等药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髓鞘。甲钴胺片可促进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维生素B1片参与能量代谢,腺苷钴胺片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这类药物适用于长期糖尿病或酗酒导致的末梢神经病变,可能出现手足麻木、刺痛感等症状。
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能抑制免疫反应引起的神经炎症。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导致的末梢神经炎,常伴随肢体无力、腱反射减弱。需注意激素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硫唑嘌呤片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神经损伤。多用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肌无力和感觉异常。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低频脉冲电刺激、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麻木疼痛。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适用于轻度中毒性或代谢性神经炎。
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每日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的糙米、瘦肉。进行握力球训练、踝泵运动等康复锻炼,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注意手足保暖,避免接触有机溶剂等神经毒性物质。
末梢神经炎患者需穿着宽松鞋袜防止摩擦损伤,洗澡水温不超过40℃。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鸡蛋、深海鱼、西蓝花,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定期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评估疗效,若出现肌力明显下降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