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可通过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左旋咪唑片、三苯双脒肠溶片、复方甲苯咪唑丸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钩虫幼虫经皮肤侵入、生食被污染食物、接触感染土壤、免疫力低下、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
阿苯达唑片为广谱驱虫药,适用于钩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该药通过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能量耗竭而死亡。用药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微反应,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钩虫感染常伴随贫血、上腹隐痛等症状,需配合铁剂纠正贫血。
甲苯咪唑片对钩虫成虫及幼虫均有杀灭作用,能不可逆性阻断虫体微管蛋白聚合。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腹痛或腹泻,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钩虫病患者常见皮肤瘙痒性丘疹(幼虫侵入处)和粪便隐血阳性,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
左旋咪唑片通过麻痹虫体肌肉致其随粪便排出,对美洲钩虫效果显著。该药可能引起眩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妊娠早期禁用。钩虫寄生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三苯双脒肠溶片对十二指肠钩虫疗效较好,通过干扰虫体代谢发挥作用。用药后偶见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者应减量。钩虫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异食癖(如食土)、下肢水肿等并发症,需联合支持治疗。
复方甲苯咪唑丸含甲苯咪唑与左旋咪唑双重成分,增强对混合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食欲减退等,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长期钩虫感染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治愈后需进行营养干预。
钩虫病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赤足接触潮湿土壤,衣物床单需沸水烫洗。日常多摄入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纠正贫血。痊愈后每3个月复查粪便虫卵,流行区居民建议每年预防性驱虫1次,改善环境卫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