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钩虫病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
钩虫病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郭朝阳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钩虫病可通过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左旋咪唑片、三苯双脒肠溶片、复方甲苯咪唑丸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钩虫幼虫经皮肤侵入、生食被污染食物、接触感染土壤、免疫力低下、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

    1、阿苯达唑片

    阿苯达唑片为广谱驱虫药,适用于钩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该药通过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能量耗竭而死亡。用药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微反应,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钩虫感染常伴随贫血、上腹隐痛等症状,需配合铁剂纠正贫血。

    2、甲苯咪唑片

    甲苯咪唑片对钩虫成虫及幼虫均有杀灭作用,能不可逆性阻断虫体微管蛋白聚合。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腹痛或腹泻,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钩虫病患者常见皮肤瘙痒性丘疹(幼虫侵入处)和粪便隐血阳性,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

    3、左旋咪唑片

    左旋咪唑片通过麻痹虫体肌肉致其随粪便排出,对美洲钩虫效果显著。该药可能引起眩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妊娠早期禁用。钩虫寄生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4、三苯双脒肠溶片

    三苯双脒肠溶片对十二指肠钩虫疗效较好,通过干扰虫体代谢发挥作用。用药后偶见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者应减量。钩虫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异食癖(如食土)、下肢水肿等并发症,需联合支持治疗。

    5、复方甲苯咪唑丸

    复方甲苯咪唑丸含甲苯咪唑与左旋咪唑双重成分,增强对混合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食欲减退等,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长期钩虫感染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治愈后需进行营养干预。

    钩虫病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赤足接触潮湿土壤,衣物床单需沸水烫洗。日常多摄入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纠正贫血。痊愈后每3个月复查粪便虫卵,流行区居民建议每年预防性驱虫1次,改善环境卫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关文章
埃博拉会吐内脏吗
埃博拉病毒会引起内脏出血,但不会导致吐内脏。埃博拉病毒感染人体以后,主要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典型表现是各脏器出血。 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随着病毒在体内的繁殖和蔓延,可造成多个内脏器官损伤和出血,最终会因多个脏器衰竭而死亡。但不会出现吐内脏的症状。
埃博拉出血热如何确诊
埃博拉出血热确诊可通过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和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埃博拉属于急性起病,发热迅速并发展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咽喉疼痛等症状,存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伴随症状。病程进入3-4天后可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也会持续加重,伴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如皮肤粘膜出血、咳血、便血、血尿等,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多脏器受累和休克症状。 2.一般检查:埃博拉疾病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病毒抗原、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特异性IgM抗体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3.流行病学史:若来自疫区、21天内曾有疫区旅行史,或曾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者,以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尸体、排泄物和被感染动物后,有明显发热症状,需多加警惕。
埃博拉病毒预防措施
预防埃博拉病毒,尽量不要直接接触感染者及其衣物。如果感染者体液喷溅,需立即闭上眼睛,并做好衣物消毒处理。患者恢复后还需禁欲3个月,防止病毒扩散。 1.预防接触: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进行传播及扩散,照看病人的家属和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较高,任何人接触感染者时,都处于危险境地,所以在做基本治疗,或接触病人时,都需要穿上防护服。 2.预防感染源入眼:如不小心沾到感染者体液,需立即使用肥皂水、酒精将其冲洗。若进入眼内,感染风险较高,在患者出现液体喷溅时,需及时闭眼睛。 3.衣物消毒处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出现多部位大出血症状,可从眼睛、嘴巴、耳朵、鼻子等部位有血液渗出,包括其他呕吐物、粪便和体液都会污染衣物。感染者衣物需尽快烧掉,并采用专业设备净化处理,以免加大病毒传播及扩散。 4.预防性生活:埃博拉患者康复后不会传播病毒,但病毒可在精液中存活3个月或以上,患者需禁欲3个月以上。
埃博拉病毒有特效药吗
埃博拉病毒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临床以对症用药为主。 目前,临床无治疗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物。埃博拉病毒属于烈性传染病,为目前世界上最可怕的病毒之一,感染后,死亡风险可达到70%-90%左右,其病毒结构和人体细胞结构较为相似,几乎无任何特效药物可以破坏病毒结构,因此药物研制成功难度较大。 现阶段临床治疗埃博拉病毒,主要根据个人症状,予以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或配合保肝消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法匹拉韦、瑞德西韦等。
埃博拉病毒是人造病毒吗
埃博拉属于烈性传染病,目前无任何证据可以证实埃博拉病毒为人造病毒。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无法确定,国际上也无任何证据确定其属于人造病毒。埃博拉病毒又称为伊波拉病毒,属于烈性传染病,是一种可以引起人类、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毒。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体内外器官出血、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其死亡率可高达50%-90%,目前也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临床仅能针对个人情况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抗病毒、抗菌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