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肩周炎通常由肩关节退行性变、外伤、长期劳损、糖尿病、颈椎病等因素引起。
肩周炎早期表现为肩关节周围持续性钝痛,夜间疼痛加重,可能放射至颈部和上臂。疼痛与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急性期可伴随局部红肿热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同时避免提重物或过度活动患肢。
随着病情进展,肩关节各方向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动作最显著。关节囊粘连和肌肉萎缩导致"冻结肩"现象,严重时影响梳头、穿衣等日常活动。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物理治疗,配合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
长期活动减少可能引发三角肌等肩周肌肉废用性萎缩,表现为患侧肩部肌肉体积减小、肌力下降。这种情况需循序渐进进行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肩关节内旋、外旋锻炼,必要时联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恢复。
慢性期关节囊纤维化导致晨僵明显,活动后稍缓解但难以完全恢复。可尝试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进行封闭治疗,配合持续关节松动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因血糖控制不佳会延缓组织修复。
为减轻疼痛,患者常采取含胸驼背代偿姿势,可能引发颈椎和胸椎代偿性劳损。严重粘连病例需考虑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术后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纠正体态。日常可使用肩关节外展支具维持功能位,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
肩周炎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鸡蛋、深海鱼等食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用电脑时每1小时活动肩关节5分钟。疼痛急性期可局部冷敷,慢性期后改为热敷配合轻柔按摩。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复查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