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婴儿腹泻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制剂、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方式治疗。腹泻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或高脂食物。配方奶喂养者可尝试换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每次喂奶量减少但增加频次。喂养器具需严格消毒,冲调奶粉时注意水温与比例。观察排便性状改善情况,逐步恢复常规喂养。
每排便后补充5-10毫升温开水,可使用专用喂药器缓慢喂服。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征兆,需增加补液频次。母乳中含有充足水分,哺乳期婴儿可通过增加母乳摄入补充体液。避免一次性大量喂水导致胃肠负担加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不良性腹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适用于病毒性感染后的肠道功能恢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能抑制致病菌繁殖。使用前需确认制剂适合婴儿月龄,避免与抗生素同服。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病原体及毒素,缓解急性水样便症状。使用时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混悬液配制后需摇匀服用。该药可能引起轻度便秘,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停。不可与抗生素或益生菌同时服用,需间隔两小时以上。
口服补液盐Ⅲ可预防和纠正轻中度脱水,每袋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调。每次腹泻后服用10-20毫升,少量多次喂服。若出现呕吐可暂停10分钟再尝试喂服期间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皮肤弹性。重度脱水或持续呕吐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护理期间需每日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尿布疹。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体温超过38℃或出现血便、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母亲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配方奶喂养者冲泡前需洗手消毒。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尿量和体重变化,必要时复查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