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过多可能产生副作用,常见表现包括皮肤灼伤、头晕乏力、局部感染、气阴耗伤等。
艾灸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皮肤红肿、水疱。需立即停止艾灸,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轻度灼伤可涂抹湿润烧伤膏,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过度艾灸可能耗伤正气,出现头晕目眩、疲倦等症状。建议减少艾灸频率,每次不超过30分钟,配合饮用黄芪枸杞茶调理气血。
操作不当或皮肤破损后艾灸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化脓等。需消毒处理,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感染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
长期过量艾灸可能损伤阴液,出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应暂停艾灸,可服用生脉饮调理,阴虚体质者慎用艾灸。
建议每周艾灸不超过3次,单次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后注意补充温水避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