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对长大后的影响主要涉及冠状动脉病变、心脏瓣膜损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及免疫系统异常。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但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血管健康。
约20%未及时治疗的患儿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成年后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必要时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炎症可能累及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导致关闭不全,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促。严重者需进行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术,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
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议成年后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高脂饮食,可服用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物。
部分患者存在持续免疫激活状态,可能增加过敏或自身免疫疾病概率,需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
建议患者每年进行心血管评估,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有氧运动,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及时就诊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