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日照不足、遗传代谢异常等。
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最常见原因,可能与母乳喂养未补充维生素D、膳食结构单一有关,表现为骨骼软化、方颅等症状。治疗需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3滴剂、胆维丁乳、阿法骨化醇。
长期钙摄入不足会影响骨矿化,常见于挑食儿童或贫困地区人群,伴随夜间哭闹、出汗多。建议增加乳制品摄入,必要时使用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钙剂。
皮肤合成维生素D需要紫外线照射,长期室内活动、过度防晒会导致合成不足。建议每日进行适度户外活动,严重者可配合维生素D补充治疗。
低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通常表现为顽固性骨骼畸形。需使用磷酸盐合剂、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每日400-800单位维生素D摄入,婴幼儿应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出现骨骼畸形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