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术后脑积水存在一定危险性,其风险程度与脑积水类型、进展速度及是否及时干预有关,常见风险因素包括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继发感染等。
术后72小时内发生的急性脑积水最危险,可能与术中止血不彻底、血块堵塞脑脊液通路有关,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需紧急行脑室穿刺引流。
术后数周至数月逐渐出现的脑室扩大,多因蛛网膜颗粒吸收功能障碍导致,典型症状有步态不稳、认知功能下降,可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可能引发脑室炎,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需进行脑脊液培养并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等抗感染药物。
术后血肿或瘢痕组织压迫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可能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影像学检查可见脑室不对称扩张,必要时需行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术后应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脑室变化,出现嗜睡、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康复期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以防颅内压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