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流口水可能由吞咽功能受损、面部肌肉控制障碍、脑干损伤、延髓梗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神经调控、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脑梗后支配咽喉肌的神经受损导致吞咽反射减弱,唾液积聚口腔。建议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采用稠化食物训练,必要时使用阿托品、东莨菪碱等抗胆碱能药物减少唾液分泌。
中枢性面瘫导致口轮匝肌无力闭合,表现为单侧流涎。早期进行面部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严重者可注射肉毒毒素改善肌肉张力。
脑桥或延髓梗死直接影响唾液分泌中枢,可能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常伴眩晕、构音障碍。需控制血压血糖,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改善脑循环。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损伤疑核导致唾液分泌亢进,通常伴随饮水呛咳。急性期需溶栓治疗,后期可尝试星状神经节阻滞,药物可选苯海索抑制唾液分泌。
脑梗患者流口水需保持口腔清洁,进食时采用坐位并小口喂食,定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复查头颅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