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以泡脚,但需注意水温控制、时间限制和足部检查。泡脚不当可能引发烫伤、感染等并发症,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皮肤破损和感染风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患者难以感知水温过高。建议使用水温计监测,保持37-40℃,避免烫伤。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等营养神经药物。
下肢动脉硬化可能影响血液循环,长时间泡脚加重组织缺氧。泡脚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伴有血管病变者需医生评估。常用改善循环药物包括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
高血糖会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泡脚后需轻柔擦干并检查足部。发现伤口应及时消毒处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可选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公共浴具可能引发真菌感染。建议单独使用泡脚容器,泡脚后涂抹保湿霜。合并感染时可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糖尿病患者每日应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选择透气鞋袜,控制血糖达标有助于预防足部并发症。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