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发热通常经历潜伏期、前驱期、发热期、缓解期四个阶段,具体表现与持续时间因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及个体免疫力差异而不同。
1、潜伏期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繁殖但未引发症状,时长从数小时至数周不等,此阶段无发热等临床表现。
2、前驱期
出现乏力、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体温可能轻度升高但未达高峰,通常持续1-2天。
3、发热期
典型表现为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随头痛、心率加快等全身炎症反应,持续3-5天。
4、缓解期
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伴随出汗、虚弱感,若治疗及时通常1-2天完成退热过程。
发热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或伴随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