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可能引起低钾血症、干咳、头晕、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具体表现与药物种类及个体差异有关。
利尿剂类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可能导致钾离子流失,表现为肌无力或心悸,可通过补钾药物纠正,常用药物包括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枸橼酸钾颗粒。
普利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可能引发缓激肽蓄积导致刺激性干咳,若症状持续需换用沙坦类药物,替代药物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
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可能因血管扩张过度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调整剂量或改用缓释剂型可改善,可选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
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与肾动脉狭窄或脱水有关,需监测肾功能,严重时需停用并选择其他降压方案。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及生化指标,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日常注意低盐饮食并保持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