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是痛风晚期的典型表现,可通过关节处硬结、皮肤破溃渗白垩样物质、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常见于耳廓、足趾、手指等关节部位。
痛风石表现为皮下黄白色结节,质地坚硬如石子,表面皮肤菲薄易破溃,破溃后可见牙膏样或石灰样尿酸盐结晶沉积物,常伴随局部皮肤发红、肿胀。
好发于血液循环较差的关节部位,超过70%首次出现在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足背、踝部、手指关节及耳廓,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也可受累。
X线可见关节周围偏心性软组织肿胀伴骨质穿凿样破坏,超声显示双轨征或暴风雪样回声,双能CT能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沉积。
关节穿刺液镜检发现针状尿酸盐结晶可确诊,血尿酸值通常超过420μmol/L,但约30%急性期患者血尿酸可能在正常范围。
确诊痛风石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医学检查,日常需控制高嘌呤饮食摄入,急性发作期建议立即就医规范治疗,避免关节畸形等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