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可能由手术创伤反应、药物热、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需结合体温变化与伴随症状判断。
手术操作导致组织损伤释放炎性介质,通常表现为术后24-48小时内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
麻醉药物或抗生素等引发的药物过敏反应,多出现在用药后72小时内,可能伴有皮疹,需及时停用致敏药物。
可能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关,表现为持续高热或弛张热,需进行血培养并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药物。
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等可导致中低度发热,伴随下肢肿痛或呼吸困难,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并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术后体温监测应持续3天,若发热超过38.5℃或伴随寒战、切口渗液需立即就医,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补充足够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