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缺损程度是否可补牙主要取决于牙体剩余量及牙髓状态,无法修补的情况主要有龋坏达牙髓腔、牙冠大面积缺失、牙根纵裂、严重牙周病导致松动三类。
当龋齿破坏牙本质深层并侵入牙髓腔时,常伴随自发痛或夜间痛,此时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后期通过嵌体或全冠修复,常用药物包括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溶液、玻璃离子水门汀。
牙体缺损超过临床牙冠2/3时,剩余牙体无法提供足够固位力,直接补牙易脱落,需采用桩核冠修复或拔除后种植,常见于严重氟斑牙或外伤病例,表现为冷热刺激敏感。
牙根出现纵向裂纹会导致持续咬合痛,裂纹延伸至根尖区时细菌易侵入牙周组织,此类情况拔牙概率较高,X线片可见低密度线状影,急性期可用甲硝唑片缓解炎症。
Ⅲ度以上松动牙伴随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2/3时,补牙材料难以稳定留存,需先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必要时拔除患牙,典型症状为牙龈萎缩和牙周袋溢脓。
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尽早干预,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出现持续牙痛或牙齿松动应及时就诊。